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最新公告 >
从亚运看奥运
从亚运看奥运
任何一项赛事都包含着参赛、办赛、观赛三个场域。赛事结束之后,这三个场域的后续期望显然各有千秋。就参赛而言,亚运会相对于奥运会而言,充其量算一次中考。
一
中国承办的第三次亚运会——杭州亚运会圆满结束了。这次亚运会可以载入中国体育乃至亚洲体育史册的标识和纪录太多,存留在人们心目中的记忆和感动太多,衍生出来的话题和想象也太多。这是时代演进带来的风尚使然,也是浙江人民捧出整个心灵的奉献精神使然。
各种不同的利益相关者会从自己的独特角度来描绘蓝图。赛事组织者期望去更大的赛事平台展露自己的能力,赞助商和媒体希望自己的付出获得超值回报,亚奥理事会及其体育单项组织也许在琢磨以后的亚运会怎样汲取杭州经验,市民和观众或许奢望在家门口看到更高水平的赛事。
然而,任何一项赛事都包含着参赛、办赛、观赛三个场域。赛事结束之后,这三个场域的后续期望显然各有千秋。
办赛是比较容易产生自然联想的。北京亚运会成功举办催生了领导人的办奥念想,随后才有了我们的两次申奥和2001年的申奥成功及2008年无与伦比的北京奥运会。而去年结束的同样无与伦比的北京2022年冬奥会也在很大程度上依托了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遗产、经验和资源。杭州亚运会一结束,我们就从众多媒体看到了某某城市和区域今后可能主办奥运会的报道,很多报道甚至不顾国际规则而大肆渲染。据不完全统计,这几年中国被传出想主办奥运会的城市超过12个。
观赛更加贴近百姓和体育爱好者的心境。对于东道国的民众而言,家门口的赛事是他们获得审美享受和展示爱国情怀的重要平台。此次杭州亚运会一票难求的景象令人意外和惊喜,也让不少其他赛事看到了一项综合性大型赛事是可以达成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的,305万张门票和92% 的上座率恐怕创造了亚运会的历史之最。我所在的一个奥友群甚至有人在热烈讨论体育展示喧宾夺主的问题,因为现场与观众的频繁互动,使得一些转播商受到了干扰,有人发出了“让体育展示低调”和“确保赛事转播的首要地位”的呼声。这真的可以看成是甜蜜的烦恼,因为过往的不少赛事无论组织者怎么使劲,也没有多少观众捧场。我预言,如何平衡体育展示和赛事转播的问题今后将在中国变得普遍起来,因为吸引和服务观众热情过度,可能带来现场转播机构的困扰。
二
下面专门讲讲参赛这个场域。
就参赛而言,亚运会相对于奥运会而言,充其量算一次中考。对中国体育代表团而言,亚运之于奥运的价值也不明显,有时还不如全运。前者不是我方主导和制定的规则,不可能专为我们的奥运而做专门规划或者调整,反而全运会的这个意味明显。在中国全运会的历史上,有过几次赛期的改革。1979年第四届、1983年第五届、1987年第六届都在奥运会之前一年举办,带有那个时代急于通过全运会选拔优秀人才迅速在奥运会上为国争光的想法。经历1988年奥运会的巨大失落之后,我国的全运会开始调整在奥运会前三年举办,说明我们的奥运战略变得更加理性了。所以,1993年的第七届全国运动会和1987年的第六届全国运动会之间隔了6年。到目前为止,我们的全运会都在上一届奥运会后一年和下一届奥运会前三年举办。与此同时,我国的全运会自1997年第八届开始还做了一项的改革 :将所有奥运会项目尽可能纳入全运会(武术是个特例)。而与之不同的是,亚运会一般在两届奥运会之间举办,距离下届奥运会两年。而且,亚运会除将奥运会项目纳入以后,还有一些照顾竞技体育相对落后地区的项目设置,以使尽可能多的代表团有获得金牌和奖牌的机会,从而确保他们参与亚运会的积极性。
从上述基本逻辑看,中国的全运会成绩和运动(队)员可能更能昭示奥运会的情况。然而这次杭州亚运会结束以后不足300天就要举办巴黎2024年奥运会,我们又可以怎么从亚运会审视奥运会呢?换句话说 :中国体育代表团在杭州亚运会上整体优异的表现能否迁移到巴黎奥运会上呢?
1990年亚运会我国夺得183枚金牌,金牌总数几乎等于第二名54枚和第三名38枚总和的两倍,这体现出中国竞技体育在亚洲的绝对优势地位,也是东道主效应在亚运会奖牌榜上的一次令人瞠目结舌的体现。然而,1992年的巴塞罗那奥运会上,中国的金牌数为16枚,位列奖牌榜第四名,韩国获得12枚金牌,高居奖牌榜第七名。可见,亚运会上巨大的差距,反映在奥运会上是并不显著的差距。
2010年广州亚运会上,中国体育代表团夺得创纪录的199枚金牌,引发了国内不少媒体对“亚运会金牌过多且反衬全民健身需要补课”的讨论。同样的情况是,我们在亚运会上的金牌数显著高于韩国(76金)和日本(48金),但在两年后的伦敦2012年奥运会上,我们夺得38金,位列奖牌榜第二名,韩国也以13枚金牌在奖牌榜上占据第五名的高位。
这次杭州亚运会上,我们的金牌数达到创纪录的201枚,第二名日本和第三名韩国分别夺得52金和42金。可以预见的是,明年的巴黎奥运会上,韩国和日本的金牌数不会与我们拉开如此大的差距,他们在奖牌榜上的排名也大概率会进入前12名。这也是2000年奥运会以来,亚洲三强在奥运会上比较稳定的排名,中国处于第一集团,稳居前三名。韩国和日本往往也能进入前12名甚至前8名(除去作为东道主获得特别优势以外)。
从这些历史数据和基本规律看,我们在巴黎奥运会上面临的挑战和压力还是巨大的。毕竟这是劳师远征和异地参赛,而且世界竞技体育格局经过盘整之后,也充满了更大变数和不确定性。而由于杭州亚运会结束距离巴黎奥运会开幕只有不到300天,我们根据短期间竞技能力难有本质提升这一基本常识,很难将二者比照起来看。
必须特别指出的一个大型综合性赛事的特点是 :非充分、不完全、未对等的竞争特质。通俗地说,第一,项目设置并非对所有参赛代表团都公平,很多项目,尤其是小项数量多的大项可能明显对某些国家有利。比如奥运会田径和游泳大项,美国有漫长的150年左右的大学开展史,自然享有优势。第二,并非每个代表团充分投入资源开展每一个项目,很多国家和地区只是重点开展少数几个项目。笔者于2006年在马来西亚期间就发现,当地报纸的体育版主要关注足球和羽毛球等少数项目,其余很多项目根本不予报道。第三,综合性赛事由于参赛运动员众多,某个项目的成绩并不能代表两个代表团之间的相对实力,因为混沌竞争可能打乱了格局。笔者曾经以田径和游泳两个可以较量成绩的大项为例进行统计,发现北京2008年获得金牌总数第一的我国体育代表团在这两个项目上的成绩充其量世界第六名。
如果我们不冷静认识上述问题,我们就很容易对一项综合性赛事的成绩做出错误判断。仅从表面成绩看,特别容易让人产生错觉,乃至得出偏离实际的判断。
当然,项目的特质不同,也需要专门的针对性的审视角度。
如奥运会上的集体球类 :足球、篮球、排球、手球、曲棍球、橄榄球、水球(游泳)等项目,需要在世界锦标赛或杯赛争夺参赛名额,或者在资格赛中争夺参赛机会,就有可能出现一场失误断送参赛权的情况。而且,队伍之间的胜负关系有时比较复杂,无法根据赛事的名次简单地推断奥运会的情况。这次杭州亚运会上中国女排和女篮都夺冠,但其实仔细分析,会发现背后有很多需要引起警惕的因素 :女篮最后险胜日本,甚至有些侥幸。女排则战胜了主力队员缺席的日本队。这种成绩,无法让我们对这两支队伍的奥运征程葆有充分的信心。女篮再遇日本还能确保获胜吗?女排与强队较量有优势吗?
我们绝不要因为女篮的世界亚军和女排一度所向披靡而大意。因为到了奥运会上,很多队伍的情况会发生大的变化,很多队伍都会针对我们制定战略,导致相互之间的较量出现变数。
其他如乒乓球、羽毛球、网球、高尔夫球等个人项目,也会出现对手情况不同可能引起不同表现的情况。比如某种打法相克的问题,这在历史上是有很多案例的。
而格斗对抗项目 :举重、拳击、摔跤、柔道、跆拳道等更是对手不同结果就大相径庭的项目。同样是东京2020奥运会上,我们居然自2000年以来第一次没有一块格斗对抗类金牌入账,这显然是训练理念和方法出了大问题,绝对不可小觑。
基础大项中,我们的田径只有少数几个女子投掷项目和男子跳跃项目有点实力,但也可能因为对手成绩提升而取代我们。至于游泳,更是一个奥运会上成绩全面提升的项目,我们切不可静态地审视我们几个优秀运动员的成绩,以为别人没有进步。从近年来奥运会游泳比赛的情况看,大幅度提升成绩的项目和选手十分普遍。张雨霏的短距离蝶泳对手多而强,覃海洋的优势正在缩小,也不排除对手们在努力找到技术的薄弱点来补强。不能因为我们在大运会和亚运会上风卷残云一般的田径和游泳表现,就断定我们的巴黎奥运会之旅会一帆风顺。女子100米栏冠军林雨薇就很清醒,她知道自己的成绩进不了世界前列,差距很大,不能盲目乐观。
奥运会的技巧项目 :跳水、体操、艺术体操、蹦床、射击、射箭等,会因为裁判因素和环境变化等带来变数,这也是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的。我们在这些项目上的亚运会优势,很难直接转换为奥运会上的优势。
还有自行车、现代五项、铁人三项及赛艇、皮划艇、帆船帆板等水上项目,受到对手和环境的影响也很大。
最后讨论一下巴黎2024年奥运会的几个新增项目 :霹雳舞,攀岩,冲 浪,轮 滑。这些项目正好是青少年热爱的项目,选手往往年轻,心理不稳定,容易出现波动,而且项目对精细把控能力要求很高,稍微不注意就可能出现意外。所以,这些项目的偶然性较大,加之客场比赛的因素,很难对任何选手打包票。年轻的崔宸曦在杭州亚运会上一飞冲天,但她在巴黎奥运会上并无夺冠的把握。攀岩项目我们在杭州亚运会上夺得两金,但在巴黎不容有任何失误,而且对手强大,我们绝无十足的胜算。
三
总之,大赛之前,哀兵必胜,骄兵必败。我们对200多天以后的巴黎奥运会自然抱定了取得境外参赛最好成绩的信念。但是杭州亚运会上我们的成绩已经成为过去,我们在赛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绝不该因为整体成绩好而被忽略。主场作战和劳师远征显然不一样,竞争环境变化和对手能力提升带来的影响不可低估,赛事规律和项目特质的研究应该深入细致。这些都是短短的200多天里我们须臾不可忘却的大事。
洛杉矶2028年奥运会新增五个球类项目 :棒垒球、棍网球、腰旗橄榄球、壁球、板球,其中四个项目是集体球类项目,只有一个壁球属于个人项目。这对我国奥运战略提出了新的严峻的挑战 :如何提升球类项目,特别是集体球类项目的国际竞争力。
几乎每次奥运会后,我国体育代表团的总结中都会提及集体球类项目的成绩有待提升。这一次,我们能不能系统地把提升集体球类项目的认知能力和训练水平作为重点,借着巴黎奥运会备战的有限时间,我们能不能有点超常规的举措呢?
从杭州看巴黎,从亚运审视奥运,我们不能过于乐观,我们需要的是精进的勇气、精心的布局和精细的把控。
作者:易剑东
来源:《新体育》2023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