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我的订单| 会员中心|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网站地图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微访谈 > 古丽帕丽:让学生爱上体育

古丽帕丽:让学生爱上体育

 

古丽帕丽•阿不都拉,维吾尔族,现年58岁,1982年就读新疆师范大学体育系体育教育专业,毕业后留校,长期担任体育系教师,2015年起任新疆师范大学副校长,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以下为古丽帕丽参加今年全国两会后接受记者采访的谈话实录。
 
两会提案关注体育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记者:请您先说说在今年全国两会上提案的具体内容?
古丽帕丽:我的提案是推动新疆地区“体医融合”发展,就是把体育运动和医疗手段结合起来,共同预防、治疗疾病。众所周知,体育运动可以强身健体,预防疾病,甚至在高血压等慢性病的治疗中也有一定的效果。
开展“体医融合”是全面贯彻健康中国和全民健身国家战略及《体育强国建设纲要》的重要举措,也是推动“健康新疆”建设的重要助力。早在2014年李克强总理就提出要“推动体育健身与医疗、文化等融合发展”。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强调要“推动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2017年国家体育总局成立体医融合促进与创新研究中心,进一步加强了“体医融合”推动非医疗健康干预方法、路径的研究与实践。但就总体情况而言,比起我国东部地区,西北地区(尤其是新疆地区)“体医融合”发展的现状不甚乐观。
目前,新疆地区全民健身知识宣传覆盖范围小、内容新意少,除乌鲁木齐外,基本没有“体医融合”宣传活动。调研显示,受限于经济、社会、地理环境等因素,居民对社区全民健身服务、卫生服务的满意度有待提升,除少数体育、医疗从业者外,鲜有居民对“体医融合”相关理念有深入的认识。
记者:您在两会期间还提出关注体育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古丽帕丽:对,“体医融合”提升了体育和医学服务大众健康的能力和范围,形成了新的体育健康科技产业。这一大健康产业需要大量具备专业体育、医学知识的专家共同参与,但当前新疆地区人才外流严重,人才引进难度较大,尤其是体育专业领域人才,这极大地制约了新疆地区“体医融合”的推动和发展前景。
所以,我建议从国家层面上,加强对新疆高层次人才引进政策的优惠和宣传力度,使新疆本地高校能从内地知名院校引进体育类专业人才。同时,建议国家在高层次人才培养特别是博士点建设方面,向西北地区尤其是新疆地区予以倾斜。新疆本地高校将在此基础上培养能力强、留得住的实用型人才。
同时,把高校体育援疆作为发展新疆高等学校体育教育事业的重要平台,通过技术支持、人才培训、互访交流等措施,促进教育教学、科学研究、训练竞赛,推动体育学科的整体发展。
 
体育课绝不只是吹个哨子、打场球
记者:您是如何产生“让学生爱上体育”这个想法的?
古丽帕丽:要让全民健身的理念在新疆落地生根,我认为还是要从孩子抓起,更多学生爱上体育,他们会影响身边更多的人。
这个想法也源于我的一段驻村经历。2014-2015年,我在喀什地区莎车县亚喀艾日克乡亚喀艾日克村参加“访惠聚”驻村工作,发现村里的学校体育老师上课只会吹哨子,让学生跑跑步、打场球。除此之外,没有更多的指导或引导。为此,我多次到农村走访调研。每到村里,首先要去的就是学校。通过调研,我发现这样的情况不是个例,师资不足的学校体育课程开设的质量都一般。这5年,农村学校的体育设施越来越完善,但仍然面临缺乏专业体育学科人才的问题。我意识到,南疆农村的体育教育水平相对落后,需要更多支持和关注。我常常告诉村里的体育老师,体育课绝不只是吹个哨子、打场球那么简单,要努力让学生爱上体育,养成强身健体的好习惯。
真心热爱一项体育运动,会产生强大的自我驱动力。我举个例子,新疆和田四中有支女子足球队,组建的时候只有13名队员,学校的条件也很差,只能在凹凸不平的土场地上踢球。但是,那些女孩子出于对足球的喜爱,自己动手平整那片土场地,在学习之余挤出时间刻苦训练,如今已经在很多比赛中获得奖项。跟其他孩子相比,女足的姑娘们强健了很多,身体素质明显提高,而且足球运动培养了她们不服输的精神,在学习上也同样不甘落后。更重要的是体育运动对她们的心理健康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学生们更自信了,更阳光了,和同龄人交流的话题也多了,彼此融洽相处,在生活中成为很好的朋友。
这就是热爱带来的效果。
记者:据您了解,目前新疆农村中小学生的体育课开设情况如何?
古丽帕丽:我在调研中发现并不理想。大部分农村中小学专职体育教师少,专业水平有待提高,课程形式不够丰富。同时,学生对各种运动技能只有初步的了解,缺乏高水平教练员使得农村中小学运动队的建设和发展受到极大制约。另外,农村中小学除校运会外,缺少其他特色鲜明的健身活动,在普及运动、促进健康这一理念上还要下功夫。
 
师范生的体育观念首先需要提升
记者:您认为要如何改变现状,让学生爱上体育,提升中小学体育教育质量?
古丽帕丽:首先要提升各学科师范生的体育观念,让他们了解运动促进体质健康的重要性。这样,他们毕业后到各地中小学任教,就能更好地影响他们的学生,使得各学科在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过程中形成合力,同向同行。
当然,专业的体育教师需要做的准备工作就更多了。我经常对体育学院的学生们说,体育教育不仅要育体,还要育心,这就要求体育老师把体育教育的价值发挥到最大,不断提升自己的理论和实践水平。如果老师自己就不专业,无法给孩子更多正面的引导,那怎么能让孩子们爱上体育呢?我在驻村的时候就发现很多学生其实很喜欢运动,喜欢在球场上奔跑和竞技,但是如果没有好的老师给出专业的指导,学生的运动技能无法提升,时间长了,就会失去坚持下去的动力。另外,不同的学生对体育项目的喜好是不同的,很多农村学校受限于师资,只能开设课程标准中要求的基本内容,如果学生不感兴趣或者不擅长这些项目,慢慢就会觉得体育和自己关系不大。他们不知道体育运动是多么的丰富多彩,如果有专业的体育老师引导,大部分学生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项目,并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
2016年起,自治区选派干部到南疆支教,让孩子从小就接受到良好的学前教育,这对提高新疆基础教育水平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由此可见,良好的师资对提升教育水平有很大意义。体育教育也是一样,作为多年从事体育教育工作的高校教师,我一直关注农村体育教育,建议加大对体育教育人才的培养,并引导他们到农村就业。
我记得有个叫郭邦秋的学生,毕业后去兵团的团场学校当了体育老师,后来经常看到她在朋友圈分享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情况,可以看出这几年在她的参与和带动下,体育课内容丰富了很多,学生们对体育运动的兴趣也有所提升。
记者:目前新疆师范大学的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如何?
古丽帕丽:这个要分不同的群体来说。对于体育学院的学生来说,体育是他们的专业,他们对体育的热爱是毋庸置疑的,也通过体育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回报,比如强健的体魄、进取的性格和乐观的心态,他们中的大部分会在毕业后选择与体育有关的行业就业。
对于其他专业的学生来说,体育课作为公共课之一,更多的学生仅仅是为了修够相应的学分才选课和学习。我们学校按照教育部的要求,在大一、大二年级中开设了形式多样的体育课程,同时,在教育部没有强制要求下,也面向大三、大四的学生开设了体育课。由于师资的限制,课程形式有理论课和术课之分。不过据我观察,选择理论课的学生数量明显多一些。由此可见,多数学生还是由于课业或其他原因,不愿意主动参与体育课的学习和训练,而是用坐着听就能拿到学分的理论课代替需要动起来的术课。其实,谁都知道体育运动有好处,但是知易行难,大部分人都很难将体育锻炼坚持下来。
不过,我们一些体育类社团还是吸引了不少学生,这些学生是真正发自内心喜欢体育运动。同时,通过学校举办的全民健身运动会、社团举办的校园体育文化活动,也能向全体学生展示体育运动的魅力,并以此为宣传窗口,吸引更多学生加入到体育锻炼的群体中来。
 
大学开展校园体育还需继续努力
记者:大学开展校园体育有什么现实的困难和障碍吗?
古丽帕丽:除了学生本身缺乏体育观念之外,困难还来自两个方面,一个是师资,另一个就是场地。
从师资来说,新疆师范大学体育学院现有教师89人,除去到基层支教、驻村的教师,只剩下76人,其中一半左右要从事体育学院专业课的教学,腾不出时间参与公共体育课的教学。目前,体育学院开展公共课教学的老师仅30余人,而全校共有各级各类大学生3万余人,要给所有学生都开设体育课,是完全做不到的事情。
根据教育部的要求,我们仅给大一、大二学生开设公共课,每名体育老师每天就要安排4-6节课,这意味着这些老师从周一到周五每天都要至少上半天课,再加上大三、大四开设体育课,教师的压力会非常大。我希望学校的体育师资力量得到加强,最好是给每个年级包括研究生都能开设公共体育课。
再说场地,新疆的冬季比较长,差不多有小半年时间户外温度都是非常低的,因此不能让学生长时间在户外上课。但是我们的场馆数量非常有限,昆仑校区只有一座体育馆,基本是供体育学院的学生专业课教学,有时甚至连专业课都无法保证,想在场馆内上公共体育课就非常困难。目前,我们新校区的体育馆正在建设当中,建成后,这种情况会得到极大缓解。
还有一个困难就是现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要减少人员聚集。体育教学不同于其他专业,尤其是术课,在线上课的效果是非常差的。总的来说,大学开展体育教育还需要继续努力。
记者:您希望这项工作能达到什么样的目标和效果?
古丽帕丽:这就回到了一开始的问题,就是我在会上的提案。我希望通过提升大学,尤其是师范大学体育教育的教学质量,至少先把未来要当老师的这些师范生的体育观念提升起来,然后引导他们到基层、农村学校就业,未来他们走上教学岗位,通过他们的知识、理念和对体育的热爱,带动更多农村中小学生爱上体育运动,再通过他们带动周围的人去选择体育作为自己的兴趣,树立终身体育的意识。
在此基础上,更多的人通过体育运动增强自身的身体素质,对很多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效果就会凸显出来,成为促进“体医融合”发展的有效路径,继而逐步达到全民健身与全面健康深度融合的目的。
作者:李亚楠
来源:《新体育》2021年第4

新浪微博

热门资讯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