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微访谈 >
牛剑锋 转身成为牛教授
牛剑锋 转身成为牛教授
运动生涯“牛”一回2003年巴黎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已经过去17个年头,当时的情景牛剑锋大多淡忘,但8进4时对阵新加坡的那场比赛仍留在脑海里,她和队友怎么都想不到这场胜利来得如此轻松。她右手横握球拍,两面弧圈打法,别具特色的下蹲式发球给大家留下深刻印象。那时,牛剑锋是团体赛5名成员之一,第三个出场,对付新加坡的削球手。小组赛的对手水平不强,牛剑锋对付削球也比较有经验。她正常发挥,战胜了对手。最终,中国队以3 比0轻取新加坡队。决赛中,中国女将们又以3比0战胜香港队,第15次捧起考比
伦杯,续写了国球的辉煌。
那年,牛剑锋23岁。第一次参加世锦赛,她觉得只要一场一场稳扎稳打即可,也希望能在决赛中上场。比赛的前一天,她翻来覆去睡不着,耽心自己失误,影响整体成绩,脑子里出现了比赛时的各种场景。用她的话说,这样在第二天比赛中反而更有把握,因为比赛已提前在脑海中模拟了一遍。这届世锦赛牛剑锋在小组赛中发挥不错,队里也计划让她参加半决赛,后来考虑到对手情况,临时决定换成更有经验的老将出战,这让她有些遗憾。登上冠军领奖台时,牛剑锋很平静。
牛剑锋的乒乓之路磕磕碰碰,终成大器。4岁时,家乡河北省保定体育幼儿园招生,牛剑锋报名体操队。教练发现她个头偏高,推荐给乒乓球队。牛剑锋经常听教练说“争取长大后成为世界冠军”,但年幼的她不知道什么是世界冠军,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慢慢懂得了。
13岁时,一名队友率先进入国家队,牛剑锋心中有了波动。教练经常请世界冠军郗恩庭为他们指导,争当世界冠军的目标在她心中生根发芽。
2004年雅典奥运会,牛剑锋获得双打铜牌,回国后发现没那么多人关注,内心落差很大,比较痛苦。教练乔晓卫一直鼓励她不要放弃,她也一点点给自己重塑信心。2005年的亚锦赛,牛剑锋因伤病失利。2009年全运会后,她选择了退役。
做一名“牛”教师
牛剑锋本科就读于河北师范大学体育教育专业。毕业后,师姐乔红问她:“北京体育大学有个冠军班,是否考虑继续深造攻读研究生?”她想了想,答应了。一进北体大,全新的校园生活扑面而来,牛剑锋有大量时间自主安排业余生活,和同学们交流分享成长中的体会。她还参加校园里组织的各类活动。国家体育总局为退役运动员举办的职业生涯规划培训,让她受益匪浅。她坦言,随着环境的改变,需要不停地学习,走上工作岗位以后得按照用人单位要求做事。
研三期间,牛剑锋担任两场答辩的秘书。两名毕业生迟迟没有提交论文,她着急,一直在催,一般都是学生上交论文后催教师提交答辩记录,现在居然反过来了。但是,学校认为牛剑锋很负责任。
学校邀请她毕业后留校任教。对此,她在读研时就开始准备了。以前,在专业队日复一日地训练,实际操作较多,在北体大加强了理论学习,她顺利通过了招聘考试。
2010年牛剑锋成为牛老师。在北体大提起牛剑锋,很多人都说牛老师上课话不多,但气场大,只要往那一站,没有一个不好好练的。牛剑锋的气场来自对业务的深耕,2016年她晋升为副教授。和获得世界冠军一样,能一次性通过职称评审,和她的勤奋努力分不开,很多人称她为“老牛”。
回想起第一次走进课堂,初为人师的样子,牛剑锋至今难以忘却。首次授课,虽然事先有师傅引路,她还是有点不自然。即便如此,她觉得还是当年参加世界大赛时更紧张,教学失败了可以重来,而比赛只有一次机会。写教案曾经是她头痛的事,学校规定见习期一年的教案要用手写,大量的内容,牛剑锋只能慢慢写。一开始无从下手,爱人刘志强提醒她“国家队墙上贴了很多训练目标和要求,你组织下语 :言就可以了。”牛剑锋突然开窍,本来要一周才能完成的教案,一天半就写好了。
教师的成就感莫过于学生出成绩。牛剑锋在竞技体育运动训练专业任教,也指导过教育学院的学生。那些学生基础薄弱,要从最基本的握拍开始,亲自为他们示范。有一回,她指导的一名零基础学生因为发力不当,球总是往球台边角上飞。牛剑锋想了一招,不停地在球台前变换位置,要求学生盯着她的位置打,短短10分钟就解决了问题。运动训练专业的学生有一定底子,她的课堂教学也相对丰富些,多为他们安排比赛和综合性活动。前几年,她还执教校乒乓球队。这是一支半专业队伍,牛剑锋对他们提出更高要求,经常安排队内比赛,还把国家队的先进经验带到训练中。授课让牛剑锋很是享受。
评职称要做科研,发表论文。牛剑锋一直希望在科研领域有所突破,把在国家队的运动经历与科研教学相结合,在北体大这个平台上发挥自身价值。她申报副教授时发表了两篇论文,出版了有关乒乓球的书籍。下一步的目标,牛剑锋希望能成为教授,“离退休还远嘛,得继续努力哟!”说完,她哈哈一笑。
牛剑锋的业务能力深受学生敬佩。学生喜欢找她聊天,发微信向她倾诉心中的郁闷,也有的面临就业等迷茫时,请她出主意。每年的教师节,她都会收到学生的鲜花。这几年,她不断受邀参加毕业学生的聚会和婚礼。
暑假期间,牛剑锋也没有闲下来。她忙着搜集整理资料,准备开学后和同事一起商量,编写乒乓球教材。
当一名“牛”妈妈
牛剑锋的丈夫刘志强曾经是中国女队的陪练。2008年7月,两人走进婚姻殿堂。刘志强想把婚礼定在2008年8月8日。牛剑锋开玩笑说:“大家都参加奥运会了,谁还看你结婚啊?”一转眼,10多年过去了,他们的女儿已经4岁了。
牛剑锋喜欢看电影,自从有了女儿,她几乎不进影院,空余时间全部陪伴女儿。刘志强目前在国家队执教,有空也会带女儿进训练馆。说起女儿的乒乓训练,牛剑锋话匣子一下子打开了。“很难教会,在她心中,我是妈妈,太亲近了,不听话。”于是,她把女儿送到一家乒乓球俱乐部,女儿一个星期就站上了球台。女儿还小,不爱打球,每次被敦促时就说:“妈妈我想玩,不想打球了。”牛剑锋要求她完成一定任务后才可以玩。虽说打球没乐趣,但女儿只要一拿起球拍,还是会认真练。家人总为孩子讲述妈妈打球的经历,她听完后很受鼓舞,说将来也要像妈妈一样成为世界冠军。牛剑锋趁机引导,既然立下目标,就要执着坚持,才能超越妈妈。
牛剑锋的爸爸是军人,当年她训练时,爸爸经常在一旁陪着。只要她一哭鼻子,球就往她身上飞过去。现在教育女儿,牛剑锋也从不娇生惯养,常告诉她,现在的生活要比妈妈当年幸福多了。女儿比较淘气,牛剑锋为她立下规矩,教育她要懂得感恩。
作者:林静远
来源:《新体育》2020年第9期